承平高速公路(鮑家莊市界-紅石門市界)工程環境信息第二次公告
字體:
加大
減小
根據《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環發〔2006〕28號)有關規定,現對承平高速公路(鮑家莊市界-紅石門市界)工程公告如下環境信息: 一、項目概況 項目名稱:承平高速公路(鮑家莊市界-紅石門市界)工程 建設單位:北京市首都公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建設性質:新建 建設內容:推薦方案主線全長35km,承平高速公路崔杏路立交至夏各莊立交段,與現狀京平高速公路共線,在現狀京平高速公路(雙向四車道)基礎上向兩側加寬,拓寬后的標準橫斷面為雙向八車道。其余路段道路標準橫斷面為雙向六車道,設計速度100km/h,估算總投資153.28億元。全線共設特大橋21035m/6座,大橋3670m /8座,中小橋525m/12座,涵洞72道。隧道3924m/4座,互通式立交7座。通道7座。服務區1處(包括管理監控中心1處、收費所與集宿區2處、加油站2處),養護工區2處,主線收費站1處,匝道收費站6處、綜合檢查站2處。預計2018年年初開工建設,2020年年初竣工通車。 二、對環境可能造成的主要影響和環保措施 (1)廢氣:施工期廢氣主要影響為施工揚塵,通過采取散裝物料密閉存放、運輸時車輛苫蓋、場區內定期灑水等措施候可得到有效緩解;運營期各類附屬設施不設燃煤、燃氣鍋爐房,無集中式排放源,大氣污染主要來自汽車尾氣,在加強對車輛管控的基礎上,汽車尾氣對環境的影響較小。 (2)地表水:施工廢水設置沉淀池,經沉淀后用于灑水抑塵,生活污水應建立化糞池和沉淀池,將施工營地廢水通過灑水降塵、綠化,不直接排入地表水體;運營期涉水橋梁設置橋面徑流收集系統和應急池,服務區、收費站生活污水經處理后用于綠化和道路灑水,采取以上措施后對地表水環境影響較小。 (3)生態:施工期生態影響主要為對自然植被破壞和野生動物生境的占壓,線路主要采用橋梁、隧道形式,減少地面上的工程量,可進一步減小對地表動植物的影響;運營期采取禁鳴、屏障等措施,可減小對沿線野生動物的驚擾,并且采取生態監控措施,及時跟蹤沿線動植物的變化情況。項目以隧道形式穿越長城,對其影響較小。 (4)噪聲:施工期通過采取臨時聲屏障、合理安排施工時間等措施可緩解施工噪聲對沿線公眾的影響;運營期交通部分敏感點(村莊等)的噪聲預測值超過相應聲環境功能區標準,擬采取聲屏障等降低交通噪聲措施,采取相應措施后,各敏感點能夠滿足相應聲環境功能區劃。 (5)固體廢物:施工期產生的垃圾委托當地環衛部門定期清運;運營期各附屬設施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委托當地環衛部門統一清運,養護工區養護廢料委托有資質單位進行處置。 (6)環境風險:本工程以橋梁形式穿越泃河及其支流、將軍石河等地表水體,擬采取設置防撞護欄、橋面徑流收集系統和事故應急池等措施防止發生風險事故時污染地表水;同時加強管理,禁止危險品運輸車輛經由本路段通行。隧道施工采取先探測后施工形式,盡量避免穿越含水層,運營期禁止危險品運輸經穿越平谷應急水源地路段。 (7)社會:項目為了較小對長城的影響,采取隧道形式穿越長城,使得對其影響降至最低。 三、環境影響評價主要結論 本工程線路位于北京市平谷區,工程建設對沿線生態環境將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在落實報告書所提出的各項環保措施后,工程對沿線生態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可以得到緩解和控制,從環境保護角度分析,本工程建設是可行的。 四、公眾查閱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的方式和期限 公眾如需進一步了解本項目環境保護有關信息,可自公告發布10個工作日內,前往環評單位免費查閱本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查閱期限為2017年4月26日-5月10日。 五、征求公眾意見的主要事項 針對本項目的建設和運營,提出您關注或擔心的環境問題,以及環境保護方面的意見或建議。 六、征求意見的具體形式 自發布之日起,如您有任何環保有關意見或建議,可自公告發布10個工作日內,通過下述郵件、信函、電話等方式向建設單位或環評單位反饋。
發布單位:北京市首都公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日期:2017年4月26日 |